过去半年,被任正非称作“小华为”的海康威视,市值疯涨两千亿元,力压美的、万科蹿升为深市一哥。 但在人工智能的疯狂热潮下,市场暗流涌动。这位中年巨头正和他的新旧敌人狭路相逢。
【AI财经社原创,《财经天下》周刊出品】
文 |四月 编辑 |赵艳秋
头顶的摄像头结成一道“天网”,从城市向村镇散开,网里不仅流淌着你我的数据,还有滚滚而来的红利。
“你们这有人脸识别摄像头吗?更智能的那种。”地产开发商老张费力地穿过海康威视展台前熙攘的围观人群问道。他和助理小刘特意从天津赶到深圳安博会,为最近谈下的高端小区寻找一套门禁设备。
“天网”上的6000亿元生意
安博会,安防行业最大的展会。每年,行业的顶级玩家都带着最新最全的摄像头方案汇聚而来。而在最近两年,越来越多的新贵也涌入其中,大秀先进算法和黑科技。乘着人工智能(AI)这股东风,今年观展人数爆棚,比原定申报人数翻了4倍。
安防是一门围绕摄像头展开的生意,是一块整整6000亿元的大蛋糕,牵动着中国1%的GDP。@视觉中国
老张要找的“更智能的摄像头”,是要抓拍到人像后,能和住户的人脸图像做比对,识别出该人是否是小区的人。“如果摄像头就能完成比对,不用传到后面的机房,光服务器就能省下10万来块呢。”老张对AI财经社解释道。
听完需求,展台前的工作人员示意老张去更靠里的展位,那边有适合老张的产品,工作人员还顺带推荐了智能闸机解决方案。老张当下就回绝了。“我们那是高端小区,不用刷卡。就想用摄像头。住户走进来就都能识别到,自动开门。”他解释说,“智能闸机一是太占地方,二是必须要人对准摄像头才能识别,这对高档小区的用户来说,体验不够好。”
3个月前,老张特意拜访了海康威视的河北分部,和当地销售协商采购方案,“大概是15-16套”。到了安博会开幕,老张决定带着助理小刘再来一趟,他们希望能现场验证产品的实际效果,同时也能就市面上的同类方案做一个横向对比。
老张寻找的这种方案,套用时髦的人工智能概念,叫做“端智能”。它在摄像头中植入深度学习算法,能对特定人和物进行识别、计算和判断,像一个“摄像头机器人”。老张并不在乎这背后的黑科技。让他兴奋的是新产品能为他省下搭建机房、购买服务器、配置宽带一大笔工程费。
不过,有些遗憾的是,老张逛完整个展馆都没看到其他品牌的同类方案,更别提货比三家了。“大华、宇视都考察过了,都没有成形的产品。”老张对小刘说道,“看来只能选海康了。”
过去6年,海康威视稳坐全球视频监控市场龙头位置,与博世、霍尼韦尔并称世界安防三大巨头。根据2017年安防行业年鉴,海康威视在全球的市场直逼30%。“就国内市场而言,可能达到七成。”外贸商老孙对AI财经社说。
老孙来自广州,是今年安防展13万逛展大军中的一员,已做安防行业多年了,经历了行业的高速发展和动荡期。安防是一种围绕摄像头展开的生意,最早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的沿海城市兴起。随着“平安城市”、“智慧交通”、“雪亮工程”等重大国家级项目的落地,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安防市场。在摄像头密度最高的北京,平均每17个人就“拥有”1台摄像头,去年视频监控产品市场规模为962亿元。这还仅仅是整个产业链条中的一环。这个链条还包括工程安装、系统运营、大数据分析、服务营销等环节。整整6000亿元的大蛋糕,牵动着中国1%的GDP。
由于市场规模巨大,中国本地催生出一批批行业企业。
老孙做的是安防出口生意。他常在电子城和各大安防展会出没,寻觅最新的品牌商和产品线谈出口代理,同时也做一些贴牌生意。上个月,他去广州电子城逛了一圈,情况让人失望。“将近90%的代理商都在做海康的产品,20%-30%也代理大华,其他小品牌没一家做。”
“生意越来越难做了,基本没有新品牌的空间了。”展会结束后,老孙蹲坐在昏黄的路灯口吐着烟圈叹气道。
“小华为”崛起
在近年安防各大行业排名中,大华、宇视一直紧随海康威视身后,相爱相杀16载,在竞逐中成就了彼此,也推动了安防产业的三次技术革命。不过,在资本加持后,海康威视如虎添翼,先后发起价格战、屯田战和市场洗牌潮而异军突起,传言被任正非称为“小华为”。
海康威视已力压美的、万科蹿升为深市一哥。图片来源于网络
16年前,在日系称霸的安防市场,还处于“模拟时代”,就像家家户户的模拟电视机,摄像头也是模拟技术的,客户体验很差。海康威视、大华打响了“数字战”,主攻数字信号处理方案,并将其商品化。
数字技术先落地,但模拟系统还在用,客户又遇到新旧方案的兼容难题。海康和大华乘胜追击,相继推出极具本土特色的产品,如能兼容两种信号的硬盘存储机、兼具两种信号优势的高清模拟摄像机等。“你客户说要什么,我就给你什么,这恰恰是国外公司欠缺的”,最后导致国外监控品牌在中国市场节节败退。
在行业早期,海康的领先优势并不明显,直到网络 IP化变革掀起。“海康威视很有技术前瞻性,基本提前5年,在硬盘摄像机的年代,布局联网监控技术。”行业资深芯片工程师老洪对AI财经社说。
资本加持后,海康威视发起价格战、屯田战和市场洗牌潮而异军突起,传言被任正非称为“小华为”。@视觉中国
这具有战略意义。一旦监控系统实现联网化,后续的系统集成、集中部署、视频内容分析便水到渠成,方案商也具备了更大规模的系统管理能力。但彼时的大华还安于数字信号时代的红利,一度做起了房地产生意。“就投资重心和战略纵深的角度来说,大华输给了海康”。
2010年5月,海康威视登陆中小板。它的组织架构和市场迅速变身。“行业细分,区域下沉”,陆续组建公安、司法、金融、文教卫等事业部。在分公司的基础上,又拓展地市级办事处。海康的势力不断蔓延。到2015年,海康营收已是大华的3倍。
但在此时,另一股势力——深圳贴牌产业迅速崛起。“在安防行业,那是一个随地都能捡到黄金的年代”。而海康威视果断发起“价格战”,挺进中低端市场。在海康的凌厉攻势下,中小安防企业陷入困境。“毛利率从百分之二三十,降到10个点。”外贸商老刘说,市场明显向海康集中。
一手对付贴牌商,另一手,在更高维行业市场,海康使出曹魏当年的“屯田之战”。“我们的兄弟拼死拼活,打下一个500万元大单,而海康虽然丢了这个大单,却转去做了20个50万元的小单,活得还很好。相反,我们抢了这个大单,牵扯了大量人财物,利润也不会很高。”宇视高层老张激动地说。当年,凭借IT出身,宇视科技自立门户,短短3年跻身国内安防三甲之列,曾试图打压海康和大华,但没能如愿。
而海康庞大的市值足够它用资金杠杆去搅动市场。在安防产业链上,充裕的后备金意味着更多的控制权。像系统集成商老刘揽下一项3亿元市政安防工程项目,老刘的公司要先自行垫资,当地政府采取按约划拨租金的方式,分5年补齐全款。在这一点上,海康可通过资本为代理商和客户提供相当宽松的账期。“这只是冰山一角”。在海康威视年2016年320亿元销售收入中,应收帐款净值为133亿元。
狼真的来了?
不过,即使把大华、宇视甩在身后,现在,在海康威视身边,另一匹“战狼”正在逼近。
“我去年就担心海康威视会面临华为的威胁,后来把仓位全换掉。事实证明,我担忧早了,但我觉得还是旁观好,也许‘狼真的来了’。”股民老李说道。
这匹战狼就是华为。华为在安防市场最大的底气来自芯片,这同时也是海康威视最大的短板。圈内人常说“华为要卡海康的脖子很容易”。
“如果没有华为海思芯片搭建的底层平台,中国的安防监控厂商可能会面临很混乱的局面,各种技术支撑、产品交互以及标准化。”资深芯片商老刘说道。这也说明了华为海思芯片在这一市场的把控权。有说,海思的芯片在安防市场占有70%的份额。
但这位隐形巨头过去多年却迟迟没有发起进攻,原因可能在于“瞧不上”。2016年华为销售收入超过5000亿元,海康威视是320亿元,即使将市场全部抢过去,华为也不过提升6%的营收,利润还不一定有提高。此前有传闻称,华为曾自建过几个安防技术部门,但2016年都砍掉了,仍以引进海康、大华的产品为主。
但现在情况越来越不同了。华为推出了支持H.265核心算法的4K高清摄像机,产品线已从后台走向前端。
华为也开始了生态式玩法。这让海康威视销售小刘有些担忧。在深圳宝安南路的一家大排档里,结束了安博会一天的展览,两位海康威视的员工与AI财经社边吃边聊。在安防展上,华为展台入口就是一副硕大的生态全景图。“左边是感知设备、业务平台、具体的算法和解决方案,全都不是华为自己做的,它们发展了大量的合作伙伴,像旷视、明略数据都在其中。”小刘说。
华为云在政企项目中的庞大规模让海康威视感受到威胁。图片来源于网络
“海康终究还是要直面与华为的竞争。”海康威视产品总监老王说。让老王更为担心的是华为云在政企项目中的庞大规模。在这些政府项目中,安防是打包的一个必选项。这本是海康的地盘。“我们不像华为,一谈就是几个亿的项目。套用一句老板的话,我们的业务都是‘一粒芝麻一粒芝麻捡起来的’。”他说。
而在今年的财报电话会议上,面对华为的威胁说,海康威视董秘回应“高举高打的风格未必适合安防产业”。
为了避开华为的竞争,海康威视强调云服务的局限性。“表面看上去,这种前端采集、后端处理的方式很完美,但随着视频数据的指数级增长,不可能所有数据都从城市天空的每一个摄像头传送到后台,云渐渐有些力不从心”。在今年安防展的前一天,海康威视宣布了“云+端”的重大战略部署,“前端产品是我们的优势,要借力打力。”老王一口酒下肚。
不过,云依然是未来的重要核心。有了云,云上有了海量数据,才有可能出现一个“新安防”。
从今年安博会的展示来看,在“云服务”业务上,海康旧敌大华的产品更胜一筹。在安博会上,海康威视一再强调“战略重要性”,但其交通、金融等垂直业务的交互界面十分简单和初级。而大华的“视频云”展台,从端到端解决方案到后台的数据显示界面都有完整展示。针对一些功能,还进行了重点优化。
云开启的新时代,海康正受不同层面的新挑战。
被抢了个措手不及
不仅是云上的战争,近两年AI风头正猛,涌现了人脸识别四小龙(商汤、旷视、依图、云从)。它们相继宣布“史上最高融资”,在行业市场小步快跑,谈下不少项目。安防老将们谈及此也心有余悸。被问到其中最强的一匹黑马,海康产品总监老王指了指今年展位地图上的“依图”,位于六号馆的东北角。
在历届安博展中,最大最贵的“一号展馆”备受青睐,这里聚集了安防圈 Top10厂商,观展人士趋之若鹜,而商汤、旷视、云从也在今年加入进来,不过依图选择在稍远的六号馆。“大概为了避免直面相对吧,他们最近几年抢了不少大单呢。”海康销售小刘应声说。
依图创立于2012年,创始团队来自 MIT、UCLA等高校,今年5月完成3.8亿元C轮融资,核心业务包括智能安防平台、城市数据大脑、智慧医疗健康这些最热的领域。这匹黑马为何引起巨头的警惕?
“在这几家公司中,它进入安防行业最早,拿到项目的同时也接触了核心数据,训练出更好的算法。”老王解释道,“数据有好有坏,能拿到质量高的数据必然能提升准确度。不过,现在我们已经赶上了。”
海康威视对于研发和人才的重视程度在圈内有目共睹,研发费用将近营收总额的8%,研发团队规模也是行业之最。仅在2015年,海康威视就新招了5000多人,旗下研究院占据着超过9000人的研发团队。在2006年,海康威视已组建算法团队。据悉,海康威视正计划建立蒙特利尔研发中心和硅谷研究所,将分别专注于工程研发和技术研究。从战略层面来看,海康威视在算法和技术的布局不比新生代弱,可以说相当强劲。
不过,一家独大的格局已不再适合当下。据公开资料显示,从2013年10月开始,福州交警开始使用依图智能车辆识别系统,“覆盖了三环以内的89路视频”。随后,依图在公安系统引发蝴蝶效应。上海、武汉、深圳、济南、贵阳等地的项目接踵而至。在2016年,依图构建起15亿级人像库,支持超大数据规模比对。
智能识别新贵已在交通等行业抢了不少大单。图片来源于网络
在今年的安防展上,旷视展台前的“全帧智能人像抓拍机”吸引了不少人驻足围观,该摄像头能在单画面中同时抓取到106张人脸。“这一指标远超过海康威视的产品,同时是公安机构急需的。”旷视科技CEO 印奇对 AI 财经社表示。今年,旷视科技还拿下国有基金领投的4.5亿美元投资,这对其拿下政府项目有战略意义。
而在11月中旬刚获得移动芯片巨头高通战略投资的商汤,宣布要把原创AI算法推广到手机和智能终端大市场中,迎接万物互联的全新生态大爆发,并加速走向全球。更为甚者,在高通创投董事总经理沈劲看来,“商汤科技这样的公司,正在成为发电厂式的平台级公司”。其原创技术给市场带来动力。“下一轮融资最快将在12月完成。”商汤科技副总裁 July表示。今年7月,商汤的B 轮融资通道才关闭,共获得 4.1亿美元融资,公司估值超过100亿元。资本正在印证市场对这类新贵的垂青。
以前常说,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,今后可能是,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摄像头之战。基于国家持续推行的安防政策,和AI技术革命带来的强劲原动力,投资人和市场都坚信着,“AI+安防还能再炒一拨”。
“谈到这些AI新公司呀”海康威视销售小刘侧过身,从电脑包里掏出一本蓝白相间的产品彩页,指着封底的标语说道,“你看看,人家这话写得多好!”
坐在对面的产品总监老王接过彩页,照着念出了声,“人工智能,不是取代,而是一种演化与升级,它最终也会像其他技术革命一样,让人类强大,让世界上的不可能减少,让我们可以创造更多美好。”他仔细端详了好一会。这段标语同时被印在旷视办公室的宣传墙上,是29岁创始人印奇立下的公司愿景。
“他们是挺猛的,没几年已经有了落地的产品,对于市场和行业的理解也很精准。”小刘说道。老王放下手中的彩页,“这有什么稀罕!我们也能做出同等的产品,关键是卖得还比他们便宜!”
今年安博展已经结束,依图展台上的工作人员正盘算着明年要租下主展馆里的最大展位。
16年前,从国家研究所走出的海康人执掌扎实技术完成了逆袭。如今,稳坐龙头的它在 AI 路口遇到了似曾相识的挑战。是自我蜕变,还是行业就此改头换面?
“再等一年吧,现在下结论一切还为时尚早。”从业十余年的芯片商老刘望着远方说道。
【更多报道请移步 AI财经社微信公众号(ID:aicjnews)和官方网站 】
Copyright © 合肥施工队备案号:皖ICP备2021012008号-2订阅 / 站点地图
技术支持:@2019-2020